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陈泽赟)“在老家的时候,一家人住破房,路不通,赶集难,水不通,种田难,卖得少,挣钱难。”这是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居民对以前生活的生动描述。
云岭街道城东社区位于紫云自治县东部,距离县城中心1.5公里,是紫云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,自2018年搬迁群众入住以来,如何让群众住得安心、舒心,成为社区干部的“心头事”。而这一愿望,已经成真,如今,他们搬出了大山,来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迎来的是宽敞的新屋,邻近的学校,楼下的车间,崭新的生活。
2月20日,记者走进该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,只见一幢幢崭新的高楼、一条条宽敞平坦干净的水泥硬化路、一片片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的小区绿化展现在面前。
党群服务中心、卫生院、便民超市、学校等公共设施让搬迁群众直呼:“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呀!”
根据之前的入户走访记录,了解到搬迁户杨成林家儿媳汪小艳将于近期分娩二胎。云岭街道城东社区第一书记徐瑶便特意进行了回访,以查看家中是否有需要社区协助解决的事项为由。
“在家没得?”徐瑶敲响搬迁户杨成林的家门,开门的是杨成林儿媳汪小艳,见到是徐瑶一行人的到访,汪小艳急忙招呼大家“进来坐”。
“看样子应该是生了吧?刚坐下,徐瑶就忙着询问家庭的近况,一连串的问题,让汪小艳觉得踏实又暖心。今年你们应该出不了门了吧?打算做点什么,有没有需要帮助的?”
“谢谢徐书记关心,不过因为刚生小孩,今年确实无法出去打工了,我老公在老家种了些果树和中药材,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,负担加重了,请问能不能帮我们申请补助或者低保?”汪小艳倾诉着生活的无奈。
“我先给你们登记种植果树和药材的情况,今年产业奖补标准出来了就及时帮你们申请,现在你家低保就你父亲杨成林一人享受,需要申请增加低保人口的话,我先回去核算你家的收入情况,再看看能不能增加。”徐瑶边记录边回答道,对了,二孩办理户口没有?如果还没办,那赶紧去给小孩上户口,趁现在是医疗保险集中征缴期,还可以享受补贴政策。
离开杨成林家,徐瑶告诉记者,入户走访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,只要没有其他安排就会进行。当前,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解决搬迁群众的紧迫问题,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,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;切实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、精准化服务水平。
在城东社区,党员和干部率先垂范,引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,通过广泛宣传政策、深入走访帮扶、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以及及时解决问题,成功助力来自紫云全县13个乡镇(街道)的8105名群众融入新生活,成为了幸福的“新市民”。
搬出大山天地宽,安居乐业迎幸福。2024年,城东社区已实现3998人就业,其中2245人在省外就业。社区内设有3家帮扶车间,扶贫车间直接提供350余个工作岗位,使得社区就业人数超过总人口的一半,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。此外,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资源优势,社区开展订单式培训,并精准推荐岗位,成功输送劳动力到广州市、佛山市、南沙区等地进行务工,让群众掌握技能、有工作、有收入,奔致富;共同凝聚打造美好家园的合力。
从“忧居”到“优居”,从“苦业”到“乐业”,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搬迁安置路径。可谓是,千年梦想,今朝梦圆!曾经他乡,如今家乡。
作者:陈泽赟编辑:王超责任编辑:张小维终审:谭力